天下茶友网12月22日讯:河南省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黄淮海大平原的西南部,承东启西,连南贯北,自然环境优越,区位优势明显,是中国江北名优绿茶的优势产区。“十一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和主产茶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及市场需求的拉动下,河南省茶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茶园基地规模快速扩大,总产快速增长,产品质量明显提高,科技进步与创新步伐加快,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茶产业已发展成为河南省豫南山区的优势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亮点。
随着人们消费结构的改善,全球对茶叶的认知度和人们对高品质生活追求程度的提高,茶叶正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从国际来看,近年来,我国茶叶出口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特别是绿茶在国际市场上的优势明显。2002年到2013年,我国茶叶出口从23万吨增长到33万吨,出口量稳居世界第二,出口规模持续增长;出口金额从3.4亿美元增至11亿美元。
河南茶产业未来发展现状分析
从国内市场看,一方面,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茶叶消费向品牌化、安全化、多元化发展趋势明显,无公害茶、有机茶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另一方面,当前我国年人均消费量仅为0.7公斤,潜在的国内市场规模使茶产业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从河南省市场看,河南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随着经济的发展,茶叶消费将呈现刚性增长。如果年人均消费量由现在的0.3公斤提高到全国平均水平0.7公斤,河南市场销茶量将增加到3600万公斤;如果提高到广州、上海等地年人均消费茶叶1公斤,河南市场销茶量将增加到6000万公斤。可以预见,今后10年河南省茶产业发展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当前,河南茶产业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势头非常好。比如茶产业面积在不断的增加,政府开始重视茶产业的发展,消费人群在不断的扩大,企业也在逐渐的成长;另外一些优秀人才和资本在逐渐的进入河南的茶产业,茶城的数量在全国第一,河南的茶产业发展在全国处于中等偏上的地位,并保持蓬勃、持续发展的态势,前景非常美好。
目前,郑州茶城的数量已经全国第一,已经开业的茶城有30多个,在建设或招商的茶城还有6个。正在建设中的商都茶叶批发交易中心,将是中部最大的茶叶交易批发中心,计划面积30万平米,预计9月份开业。除了茶叶,还有茶具、茶家具、茶包装等与茶相关的配套设施。
同时,在商都茶叶批发中心将打造出全国唯一一个茶叶机械批发交易中心,将全国各地的茶叶机械聚集在此,利用郑州的区位优势和便利交通条件,建设成面向全国甚至全球的交易集散中心,全国的茶商到郑州就可以买到他需要的茶叶机械。
茶产业市场销量与去年同期整体情况差不多,受政策的影响,茶产业高端产品方面受到一定的抑制,但中低端包括大众茶还是处于一种刚性需求,保持稳中上升的趋势。因为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健康和养生的关注度一直在增加,所以现在茶也确实在慢慢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茶产业的发展有两个主导性因素,一个是产区、一个是销区,河南既有产区也有销区,而且销区发展基本上已经走在全国的前列。同时,河南有很好的区位优势,有很多茶城辐射带动能力,产区还有很好茶叶产品,所以河南茶产业发展前景非常好。
河南茶市场潜力大,人口基数大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和养生的关注度在不断地加大,而茶是一种非常健康、非常有品味、非常浪漫的一种生活方式,能够提高人们生活的层次和品位,还能带来健康,所以消费群体在不断的扩大。
同时,茶是有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和延续,“厚重中原三杯酒,盛世中华一壶茶”,盛世兴茶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现在恰逢盛世,全国的茶产业都处于蓬勃发展时期,河南的茶产业也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现在茶在逐渐的走进千家万户,但是还没有真正的走进千家万户,比如信阳毛尖,一年的干茶产量是6万吨,河南本地就基本消化完了,但是目前饮用的人群还主要集中在办公室和富人群体。茶真正走进大众喝茶的市场是在逐步扩大的,但是实际扩展的速度与想象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如果茶叶能够真正走进人们生活,整个茶产业将会迅速的发展。
一个产业的发展一个需要人才,一个需要资本。现在有很多优秀的人才进入茶产业,另外就是需要资本链推动,必须要要培养想立顿一样大的龙头企业和品牌才能引领河南茶产业发展。这样,河南信阳毛尖才能走出,中国的六大茶类依托郑州的区位优势才能辐射出去,河南的茶产业才能更好的发展。
河南的信阳毛尖在全国的绿茶行列中品质是最优良的,因为产地的纬度最靠北,生长季节长,开采时间晚,而且内含物是最丰富的,受光合作用和美好环境的熏陶,茶品质非常优良。在河南本地很有名,发展势头迅猛,但是一直没有真正走出河南,走向全国。
首先,河南20%的茶园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建园基础差,建设标准低,产出水平低。全省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不足22.4%,低于全国水平约35个百分点。河南茶叶产地市场多为地头、马路市场,基础设施差,档次偏低,经营和交易方式落后。
其次,河南茶叶生产多为农户分散种植和小茶厂加工,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不高,小生产与大市场脱节,抗风险能力较弱。龙头企业少、规模小、带动力不强,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尚未形成。河南茶产品结构单一,仍以散形茶为主,面向中低收入群体的中低档茶叶数量较少。企业整体实力不强,精深加工水平低,产业链条延伸不够,产品附加值不高。
第三,销区市场布局不合理,市场总体规模小,辐射带动能力弱,缺乏覆盖面广的综合性批发市场。销售渠道开拓不够,以本省消费为主,农村销售市场延伸不够。目前,河南人均年消费茶叶0.32公斤,河南茶产品消费市场不足以支撑茶产业大跨度发展。同时,与茶产业发展形势相比,各级政府对茶产业的扶持、引导有待加强。
河南现在有一个国家级龙头企业,十几个省级龙头企业,但是普遍茶企业的个头都比较小,真正带动河南茶产业更好发展的话还是有些力不从心。
依托茶产业十二五规划和河南省政府进一步促进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协会也在谋划在河南培养一批大的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有大的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去引领和带动,有大的投资基金把茶园进行整合,在产区中建立大的产业园和二次分拣中心,利用好国家定的郑州四大物流区位优势,推动河南茶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茶博会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它把一些优质的茶商和茶通过茶博会的平台展示给老百姓,让更多的人接触茶、了解茶,并开始饮用茶,以此逐步带动产业的发展,这个作用还是非常巨大的。
这次茶博会的招商还是比较顺利的,而且规模比往届都相对要大一些。我们一直有引进大的茶叶博览中心到郑州来的想法,把全国茶产业知名品牌都带到中原,以带动河南的茶产业发展。
茶博会的带动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茶协也在尝试着努力做一两个精品茶博会,以形成更大的影响力。计划将定期举办茶叶博览会、茶产业论坛等活动,并不断提升档次和规模,鼓励支持茶企业、合作组织和行业协会等开展茶文化推广宣传活动,以此推动河南茶产业的不断发展。(责编 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