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茶友网7月14日讯 “走,口子上坐茶铺子!”一声川味十足的吆喝,街面上一溜串的茶铺就已启了铺板。老茶客们朝着自己惯常坐的茶铺子慢慢踱进去,与堂倌师傅打个招呼,便在每天固定的位子坐下。一群四川普通茶客的一天开始了,成千上万四川人的一天或许也就这样开始了。
在老茶客的记忆中,上世纪七十年代,位于一心桥街的成都茶厂产的茉莉花茶最负盛名,制好的花茶分特花、一花、二花、三花等九个等级。在物资短缺的年代,好茶太昂贵,而末花又不入茶客法眼,于是,价格适中且味道保存完好的三花茶便成了川人每日消闲佐伴的不二之选,“三花牌”也就成了老成都人的集体记忆。
“碧潭飘雪”是川茶里的后起之秀,却逐渐取代了老三花的地位,由茶人徐金华于1993年创制。繁复的窨制工艺加上奢侈的下花量使得“碧潭飘雪”成为花茶里的新贵,身价自然与旧时的三花不可同日而语。
除了花茶,成都成千盈百的茶楼、茶叶专卖店里还供应着其他品种的川茶,如绿茶中的名品雀舌、竹叶青,红茶里的娇子川红功夫茶等。
川茶似乎与川人性格一样,慷慨大方,在量上独占鳌头。然而尽管历史悠久,川茶却不得不面对其很难进入中国名茶排行榜前列的现实。 川茶或许也得如此,在经历了灿烂光华的漫长岁月之后,也得沉淀下去,脚踏实地,虚心研习,才能重新腾跃,赢回消费者的青睐。
今年初,四川省政府提出打造“千亿川茶产业”发展战略,并出台了《关于加快川茶产业转型升级建设茶业强省的意见》,计划到2020年,建成千亿川茶产业。在这茶起茶落之间,茶叶释放出自己独特的芳香,引得世人沉醉。
对话
四川省茶叶行业协会会长沈前贵
让川茶品牌走出去
“都说如果坐飞机经过成都,一定会听到两种声音,一种是喝茶的声音,另外一种是打麻将的声音。川茶肯定最能代表四川味道。”沈前贵告诉记者,当前,川茶与国内其他省份相比,仍然不能企及先天优势和后天资源。但是,在四川,品茶已经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川人对于茶的喜爱已然深入骨髓,故而川茶的韵味也是愈发独特绵长。
首先,四川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这里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是国内其他茶叶产地所不能比拟的。早在西汉时期,吴理真就在今雅安蒙顶山种植茶树,开启了人工植茶的先河,让茶饮走向了寻常百姓家。从汉朝开始,川茶作为贡品开始进贡皇室,最早的贡茶也是来自四川。蒙顶山的皇茶园就是川茶作为贡茶的最好佐证。
其次,四川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高山云雾出佳茗”,好茶多生长在海拔800-1200的高山茶园,而四川盆地周边独特的地形、广袤的森林资源与植被覆盖,再加适宜的温度与湿度,四川产的茶叶早就被业内所认可,每年春天前往四川收茶的外地茶商足以证明这一点。
再者,巴蜀文化有其独特之处,四川的茶文化底蕴非同一般。茶叶已经成为四川人养身、休闲的载体,以茶会友、以茶论道,茶与四川人的休闲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沈前贵说,“川茶作为四川味道深受国人喜爱,但是川茶仍然缺乏自己的品牌,如何让四川的茶叶将先天优势转化成后天优势是一个严峻的课题。此次活动对于四川茶叶企业来说将是一个契机,将助力更多的川茶品牌走出深闺为人所识”,沈前贵说。
上一篇:中韩茶互动 仁川秀茶艺
>"/>早茶开园仪式民族广播网成都2月17日消息(记者刘涛通讯员李清凌)二月的四川宜宾春意盎然,阳光和煦、十指纤纤,采茶女将一粒粒嫩绿的茶芽摘下放入框中。2月17日,2017年第十届中国·宜宾早茶节开园采摘活动在宜宾市翠屏区明威乡茶园牧歌生态早茶基地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宜宾产好茶,好茶在宜宾”为主题。在广阔的早茶生态基地内,采茶女们进入到各自的采茶 ...
2017-02-20年会现场 3月17日上午,由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国际茶叶委员会、联合国粮农组织政府间茶叶小组、中国茶叶学会共同主办的首届国际(宜宾)茶业年会在四川宜宾市正式举行。作为茶界的一次盛会,本次年会吸引了来自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的茶界代表、国际间茶业行业组织负责人及国内部分产茶省份茶叶消费市场的代表等共计300余人参加。会上,国际茶叶委员会正式为川茶 ...
2017-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