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下茶友网!最值得信赖的茶友交流社区(www.chayou365.com)
茶友热线:13350848306|茶友首页|加盟合作|帮助中心

陈宗懋院士:与茶一辈子的缘分

作者: 中国网 阅读次数:0 1970-01-01 08:33


六次修改国际标准

  从测不出农药残留到测出农药残留,而且精度越来越高,陈宗懋说:“这真有意思。”陈宗懋在茶和茶汤分离测量农药含量上的尝试,让中国在国际茶叶标准上,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

  “几十年的工作没有白费,坚持做下来了,而且有进步,我就很高兴了。”

  一日日,一年年,时时和茶叶相处的时光里,陈宗懋的脑子里冒出了这样一个疑惑:欧盟及其他国家的茶叶标准一直很严,到底需不需要这么严?“茶叶和其他食品不一样,肉啊,水果啊,都是吃到肚子里。但茶叶不同,100%的茶叶是不吃的,我们喝的是茶汤。”茶叶不吃下去,那么农药是不是会溶解在水里呢?带着“不同农药溶解到水里的比例”的问题,陈宗懋进行了大量的实验。他选用了6种农药,泡茶一次、两次、三次,分别测试其溶解于水的比例。“实验结果发现,大不一样。”有些农药95%溶解在水里,而有些农药溶解在水里的量连1%都不到。“这个结果让我发现,虽然国外茶叶的标准很严,但这并不科学。”

  去国外开会时,陈宗懋阐述了自己的实验结果和理论,但一开始并没有得到认同。会后,英国科学家私下和陈宗懋说:“你说的道理很对,但我们不能同意。标准和做生意关系很密切,如果我们同意了,标准放宽了,就不能压低茶叶的价格了。”但陈宗懋很“犟”,他没有放弃,和英国人争论了许多年,并把大量资料和实验结果给他们看,并告诉他们,“我们的最终目的,都是关心人的安全”。最后,英国人自己做实验,验证了陈宗懋的结论,并制订了新的标准:定标准用干茶,但是参考茶汤里的量。这个想法在2010和2011年以中国代表团的名义两次递交到联合国食品法典(CAC)农药残留委员会(CCPR)上供70多个国家的科学家讨论。最后,这个意见为大会所接受,并在两次会议的总结报告中分别用两段文字予以记述和同意。这样就大大改善了茶叶标准制定的环境,明显有利于中国茶叶的出口,对于中国茶产业,可说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凭借这项研究,陈宗懋连续6次提出要求修改国际标准的建议,均获得批准和通过。单是2010年否决了欧盟提出撤销原硫丹标准的提案,通过中国代表团提出的保留4年的建议,据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的计算,就挽回了3亿美元的损失。

  2013年陈宗懋将研究的结果写成报告递交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一个权威性专家委员会(JMPR),要求联合国制定一个茚虫威农药在茶叶上的标准,采用研究提出的方法,我国已通过了3 mg/kg的茶叶中残留标准,JMPR是当前国际上最具权威性的农残标准制定组织,他们讨论后提出可以定为5 mg/kg。欧盟目前茶叶上的标准为0.05 mg/kg,欧盟对JMPR的标准采用自动接收的规定,因此2014年5月,CCPR通过5mg/kg标准后,欧盟将自动将原来的0.05 mg/kg更改为5 mg/kg,标准放宽了100倍。

  一次,有记者采访陈宗懋,请他谈谈茶科技对茶产业的影响。陈宗懋打了个比喻,把茶产业比喻成飞机,飞机的翅膀,就是茶产业里的茶科技和茶文化。茶科技的发展,让中国在国际茶叶标准的制订上有了一定的话语权。6次,陈宗懋用理论依据,在国际上修改了茶叶标准,这就是茶叶科技对茶产业的推动作用。

  当选工程院院士

  2003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建议下,陈宗懋抱着“没有期待”的态度报名评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没想到一次就通过了,当选为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工程技术界最高学术称号,陈宗懋当选为院士,开创了茶叶界的先河。但陈宗懋并没有把“评选院士”这件事放在心上,“一开始觉得评不上,也没有关注”。当选院士的消息,是陈宗懋在一次出差途中,朋友打电话告诉他的,他当时还对朋友说“别开玩笑了”。陈宗懋一开始对“院士”就没有抱太高的期望,爱人对他说:“怎么评上之后,也没觉得你太高兴啊。”

  当选院士后,陈宗懋比之前更忙碌。以前专心研究,现在很多事情要参加。一些地方的茶叶单位邀请他参加活动,他往往盛情难却。“拒绝了,怕人家说架子大。”所以,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无论事情大小,与茶有关的,陈宗懋都尽量去参加。

  一年365天,陈宗懋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全世界各地跑。虽然大多数时候都是坐飞机、汽车,但有时候还是很累。但凭着对茶叶的一腔热情,陈宗懋还是选择继续“忙下去”。

  刚刚从江苏、湖北出差回来,五一假期之后,陈宗懋就去意大利罗马参加政府间的茶叶会议。中国作为茶叶生产国参加此次会议,主要讨论农药残留问题。

  陈宗懋在会议上提出了两点:一是农药标准问题,他建议全球应该统一标准,综合考虑出口、进口等各种利益关系后,制订全球统一标准;二是茶叶标准不合理问题,对不同的农药加以区分,根据农药在水中溶解度的不同制订相应的标准。

  15个小时的飞机飞到罗马,参加3天的会议后,再飞15个小时,陈宗懋回到了杭州。与茶一辈子的缘分

  陈宗懋笑着说:“我有一个本事,就是能一心两用。”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中午不午休,工作到晚上十点半左右,上床睡觉。回到家,吃晚饭后,陈宗懋一边开着电视,一边工作,写东西、看东西。朋友不相信陈宗懋有“一心两用”的本领,陈宗懋把写东西时播放的电视中播出的内容向朋友一一述来,朋友大呼:“还真可以一心两用啊!”

  一年里,有关“茶”的资料文章大概有800篇,做了大半辈子的茶科技研究,陈宗懋最近更加关注茶的历史,尤其是发展史。陈宗懋谈起两次战争,中国的鸦片战争和美国的南北战争都和茶叶有关。

  前年,朋友送给陈宗懋一本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茶书,讲述了日本、英国、俄罗斯等国家的茶叶发展历史。“早期,外国人是把茶叶当作药的,买茶叶是要到药店里去买的。一位奥地利公主嫁给法国的一位王子,带去了十多箱茶叶。碰到一位高官生病,医生看了都束手无策。这位奥地利公主就给他吃茶叶,没想到不久后,高官的病就好了。”陈宗懋讲起这些小故事的时候,眼神很温和,但透过那些字句,却能明显感觉到他对茶文化和历史的兴趣和热爱。“这些在书上都有记载的,很有味道。”

  聊起接下来的工作计划,陈宗懋笑着说:“我一辈子也不会转行了,就继续做茶。在茶叶农残标准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把标准问题做好。希望能对茶产业,起到一些作用。”

  陈宗懋的话语很质朴,但对于茶产业的发展来说,却掷地有声。

分享到

推荐阅读

四川宜宾早茶开园采摘

>"/>早茶开园仪式民族广播网成都2月17日消息(记者刘涛通讯员李清凌)二月的四川宜宾春意盎然,阳光和煦、十指纤纤,采茶女将一粒粒嫩绿的茶芽摘下放入框中。2月17日,2017年第十届中国·宜宾早茶节开园采摘活动在宜宾市翠屏区明威乡茶园牧歌生态早茶基地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宜宾产好茶,好茶在宜宾”为主题。在广阔的早茶生态基地内,采茶女们进入到各自的采茶 ...

2017-02-20

首届国际(宜宾)茶业年会启幕 23国家和地区茶界大咖共襄盛会

年会现场 3月17日上午,由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国际茶叶委员会、联合国粮农组织政府间茶叶小组、中国茶叶学会共同主办的首届国际(宜宾)茶业年会在四川宜宾市正式举行。作为茶界的一次盛会,本次年会吸引了来自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的茶界代表、国际间茶业行业组织负责人及国内部分产茶省份茶叶消费市场的代表等共计300余人参加。会上,国际茶叶委员会正式为川茶 ...

2017-03-17

品牌赛事 等你报名 | “君子四雅”茶空间大赛 2017年再度来袭

2016年四川茶行业十大关键词

2016年四川茶行业十大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