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下茶友网!最值得信赖的茶友交流社区(www.chayou365.com)
茶友热线:13350848306|茶友首页|加盟合作|帮助中心

宋人的“无茶不交”

作者: 光明网 阅读次数:0 1970-01-01 08:33
茶始盛于唐,至宋影响力达到顶峰,不仅成待客“必须品”,更发展成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

宋初著名文学流派西昆仑诗派领袖、曾任工部侍郎的杨亿《杨文公谈苑》谓:“龙茶以供乘舆及赐执政亲王长主,余皇族学士将帅皆得凤茶,舍人、近臣赐京挺的乳,馆阁白乳。”宋代王巩《甲申闻见二录补遗》记载了宋神宗在议政的崇政殿召见时任太子少师的张方平时就“赐坐啜茶”。

当然,与议政殿赐一杯茶相比,大文豪苏东坡就更幸运。王巩《随手杂录》说,宋哲宗曾经派太监秘密赐茶给苏东坡。赐茶的使者极其神秘地对苏东坡说:“某出京师辞官家,官家曰:‘辞了娘娘了来。’某辞太后殿,复到官家处,引某至一柜子旁,出此一角,密语曰:‘赐与苏轼,不得令人知。’遂出所赐,乃茶一斤,封题皆御笔。”这个故事,至今读来令人捧腹,不过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贡茶之珍贵,连皇帝都把它当成一等一的好东西。苏东坡得到这样珍贵的赏赐后,并没有独吞,还分赠给朋友,的确是豪迈慷慨。

皇帝赐茶,大臣分茶,文人咏茶、喝茶的习惯遍行于宋境,由此进化出了一系列与茶有关的习俗。宋代林駉《古今源流至论续集》卷四提到茶,“迨至我朝,往往与盐利相等,宾主设礼,非茶不交。”宾主对坐,桌案上总会摆着一副茶具、热着一碗茶。至于喝茶规矩,宋代朱彧《萍州可谈》卷一“茶汤俗”条说得明明白白:“今世俗客至则啜茶,去则啜汤。汤取药材甘香者屑之,或温或凉,未有不用甘草者,此俗遍天下。”宋代迎客喝茶,送客喝用甘草香药熬煎的汤水,即所谓“点汤送客”。

宋人虽“无茶不交”,但也“看人下茶碟”。也就是说,主人会根据客人身份尊卑,提供不同的茶叶、茶具。宋代沈括《梦溪笔谈》卷九“贵人多知人”一条谓:“王公(王城东)素所厚唯杨大年(杨亿),公有一茶囊,唯大年至,则取茶囊具茶,他客莫与也。”与王城东看人用茶叶比,北宋著名政治家吕公著则体现用茶具分别朋友高低。宋代周煇《清波杂志》卷四就记下这事:“家有茶罗子,一金饰,一银,一棕榈。方接客,索银罗子,常客也;金罗子,禁近也;棕榈,则公辅必矣。家人常挨排于屏间以候之。”

客人来访,主人敬茶,仿佛天经地义。那么,对客人有什么要求呢?“受茶不拜”!除朝会和祭祀礼仪中,即便皇帝赐茶,受茶人也是谢而不拜。北宋时期就险些发生受茶者拜谢赐茶遭弹劾的事。宋代高晦臾《珍席放谈》卷上载:“王沂公(北宋仁宗时期名相王曾)罢政柄,以相节守西都,属县两簿尉同诣府参,公见之,将命者喝放。参讫,请升阶啜茶,二人皆新第经生,不闲仪,遂拜于堂上。既去,左右申举非仪,公卷其状,语之曰:‘人拜有甚恶?’”两个刚做官的年轻人幸亏遇上心胸开阔的老丞相王曾,换了别人,恐怕前程就因拜谢赐茶而丢了。与此同时,居丧期间连茶具也有禁忌。南宋文学家周密《齐东野语》卷十九“有丧不举茶托”词条说:“凡居丧者,举茶不用托。虽曰俗礼,然莫晓其义。”

宋“无茶不交”的待客之道,也传到辽、金等北方少数民族,而金人对茶的痴迷比起宋朝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向宋朝索取岁贡时特别要求有茶叶。宋代洪皓《松漠纪闻》载,女真族权贵人家婚宴以后,主人会留贵客一起喝茶:“宴罢,富者沦建茗,留上客数人啜之,或以粗者煎乳酪。”

分享到

推荐阅读

四川宜宾早茶开园采摘

>"/>早茶开园仪式民族广播网成都2月17日消息(记者刘涛通讯员李清凌)二月的四川宜宾春意盎然,阳光和煦、十指纤纤,采茶女将一粒粒嫩绿的茶芽摘下放入框中。2月17日,2017年第十届中国·宜宾早茶节开园采摘活动在宜宾市翠屏区明威乡茶园牧歌生态早茶基地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宜宾产好茶,好茶在宜宾”为主题。在广阔的早茶生态基地内,采茶女们进入到各自的采茶 ...

2017-02-20

首届国际(宜宾)茶业年会启幕 23国家和地区茶界大咖共襄盛会

年会现场 3月17日上午,由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国际茶叶委员会、联合国粮农组织政府间茶叶小组、中国茶叶学会共同主办的首届国际(宜宾)茶业年会在四川宜宾市正式举行。作为茶界的一次盛会,本次年会吸引了来自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的茶界代表、国际间茶业行业组织负责人及国内部分产茶省份茶叶消费市场的代表等共计300余人参加。会上,国际茶叶委员会正式为川茶 ...

2017-03-17

品牌赛事 等你报名 | “君子四雅”茶空间大赛 2017年再度来袭

2016年四川茶行业十大关键词

2016年四川茶行业十大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