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下茶友网!最值得信赖的茶友交流社区(www.chayou365.com)
茶友热线:13350848306|茶友首页|加盟合作|帮助中心

茶产业资源整合势在必行,共造互联网、产业链、服务链的生态互动圈

作者: 天下茶友网 阅读次数:0 1970-01-01 08:33

导语

茶叶市场资源整合势在必行。解决茶行业“散、小、乱”和产能过剩的问题,最直接的方式便是“资源整合”。近几年茶行业两极化的格局不断会拉大,全产业链不断延展,而中间环节在被不断压缩、简化。若市场处于饱和状态,市场拓展不增量、客户开发不增量、显著差异化减小,小企业将面临被大企业碾压的态势。整个2017年,茶业集团组建风起云涌,相信很多企业都思考过资源整合的问题,其实很简单,风口已至,要么被整合,要么去整合。



我们不妨一起来回顾一下2017年度茶叶市场发展概况。据了解,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产茶国和茶叶消费市场,预计2017年全国茶园面积4400多万亩,比2016年增加130万亩;全年干毛茶产量258万吨,比2016年增加17万吨。抛开茶叶出口、国内消费、深加工等茶叶消耗后,2016年全国茶叶存量达60万吨,2017年预计库存量近80万吨。我国茶叶生产增速仍高于消费与出口,总体呈现出产能过剩的格局。

这种产能压力的产生究其根本都是“粗放发展”的产物。对外拓展的短板,信息交流的闭塞和行业标准的缺乏组成一个闭合环,严重限制了茶产业的发展。


某茶类或品牌“爆炸式”、“跃进式”的发展,犹如火山喷发后掩于平静,山口滚烫的岩浆依然偶尔会冒个泡,但更多的是在空气中的默默挥散,遗留一片狼藉……

整个茶叶市场因“饥寒”恍若进入了“冬歇期”,很多企业都在闭关思考,如何转型与变革?越来越激烈的竞争逼着所有人去抢先掌握发展趋势以获得更多的优势,“资源整合”成了困境求生的法宝,大家都在组团打怪以实现生存和发展。


      未来的竞争,不再是产品的竞争、不再是渠道的竞争,而是资源整合的竞争,是终端消费者的竞争。


编者认为下一盘资源整合的大棋,需要打造互联网、产业链、服务链三大要素的生态互动圈。


提到互联网,时下更热的是万物互联。万物互联是超脱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概念,也是未来虚拟与现实链接的最终目标。它连接所有能与互联网相连的事物——人、数据、事物和网络程序等成百上千亿的链接,打破了“物”的壁垒,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打造互联网,是通过创造链接获得数据,并通过智能的分析和利用来优化产业链条和用户体验,为发展创造无限的可能性。

强大的产业链和优质的服务链则是互联网应用在茶叶市场的立足之本。通过对产业上游茶叶种植、茶园管理、包装设计,中游茶叶生产、安全监测,下游终端消费、茶叶深加工等环节的标准化、系统化管控和资源整合,以及茶旅、茶酒等跨界融合对产业链的延展才能不断完善和壮大茶产业链。


服务链,应该立足产品品质,并迎合消费者个性化、便捷化的需求,全面提升消费者的信任感和体验感。只有对互联网、产业链、服务链三大要素进行有效整合,企业才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并赢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如今,茶产业中以川茶集团、蒙顶山茶交所、湘茶集团、安茶集团为典型的大企业已经走在了资源整合的前端。他们区域组建茶叶集团,打破旧格局,企业重新分工和协同,进入一种稳态平衡结构,呈现出“服务平台化”和“品牌连锁化”的形式。


编者认为茶产业仍处于群雄并起的草莽时代,除了行业内竞争外,互联网和其他异界大佬也都虎视眈眈,而资源配置和整合模式还在不断摸索。如何依靠手中的单点绘成一片蓝图,是每个企业都应该深思的问题。

分享到

推荐阅读

众人划桨开大船!“青字号”农产品如何“抱团出海” ——青岛即墨品牌农业建设观察

近年来,青岛市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把品牌农业作为品牌城市新名片,不断提升“青”字号品牌价值,促进了农业高质量发展。 ...

2021-08-05

平谷大桃出山记

北纬40°,京郊半山区,昼夜温差大,北京平谷区是大桃种植最适宜区域之一。平谷大桃也不负众望,摘取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招待会宴会用桃的“桂冠”,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庆礼桃”。 ...

2021-07-05

让“中国饭碗”里装满品牌粮 ——黑龙江省农产品品牌发展纪实

“粤销粤旺”的“粤字号”是如何炼成的? ——广东省农产品品牌发展纪实

恩施硒茶助推乡村加速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