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我国茶产业稳步发展,优质茶园增长快速,机械化、标准化生产取得长足进步,茶叶出口额屡创新高……中国茶产业犹如一条沉睡的巨龙在不断苏醒,而茶叶产品也将迎来新的升级浪潮。
中国茶品类繁多,茶区分布广阔,而产品结构却一直呈现不均衡的发展状态。从05年的普洱茶热,到后来红极一时的铁观音、金骏眉、小青柑……连续几年的热点茶类都在不断调整,多品类间不断趋于相对稳定的格局,产品不断升级。这些变化与我国的宏观经济和市场的消费升级是分不开的。
首先看下宏观经济,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统计数据,2017年,我国GDP总量82.7万亿元,同比增长6.9%,占世界经济的比重15%左右,相比5年前提高3%以上,意味着中国经济实力实现新跃升;2017年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在30%左右,意味着中国在全球经济的版图上再次加大权重,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不同产业看,一、二、三产业GDP增速分别为3.9%、6.1%和8.0%,服务业增速显著高于GDP整体增速。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为51.6%,第二产业占比为40.46%,二者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0%和35.2%。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创新驱动的不断发展以及“一带一路”的全面建设,对茶产业的活跃度会带来促进作用,对茶叶产品的质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而服务业的增长衍生出新业态,茶产业除了以茶叶产品作为发展基础外,更应该通过茶产业与服务业、制造业等进一步融合,实现生产经营效率的提高。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随着消费人群主体的改变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推动了消费观念的升级,消费者不再满足简单的非必需品,而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80后成为中坚力量,90后和00后年轻群体的兴起,这种消费群体结构的变化将促进消费浪潮的升级,随着而来的将是产品的升级。
茶产业不乏品牌和企业在年轻化市场中试水,从茶叶的冲泡方式、包装、饮茶环境等各方面尝试突破。80后已然跃升成为消费的主力军,政商消费主流人群在更迭影响着商务产品的升级,产品将更注重品质、注重颜值,向品质化和轻奢化靠近。90后的消费观更开放,追求个性化、多元化,强调专属定制,他们影响着大众产品的升级。
值得注意的是,两者都不再以价格为导向购物,而是以价值和个性为导向,愿意为品质溢价而买单。因此消费升级带来的趋势是优质产品和个性化产品服务。
近年来,青岛市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把品牌农业作为品牌城市新名片,不断提升“青”字号品牌价值,促进了农业高质量发展。 ...
2021-08-05北纬40°,京郊半山区,昼夜温差大,北京平谷区是大桃种植最适宜区域之一。平谷大桃也不负众望,摘取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庆招待会宴会用桃的“桂冠”,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庆礼桃”。 ...
2021-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