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下茶友网!最值得信赖的茶友交流社区(www.chayou365.com)
茶友热线:13350848306|茶友首页|加盟合作|帮助中心

西南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孙前一行拜谒唐代茶仙-卢仝故里

作者: 互联网 阅读次数:0 1970-01-01 08:33

10月19日下午,西南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孙前,副主任张晶、刘昌明,陈书谦一行四人在河南省茶叶商会会长姬霞敏帮助下驱车220公里专程来到位于河南王屋山下济河之源——济源市拜谒“七碗茶歌诗”作者唐代卢仝。一行人在济源市得到了当地最顶级的卢仝专家李菊月老师和卢氏后裔的盛情宴待。

\

孙前一行人在李菊月老师和卢氏后裔的带领下首先来到卢仝之墓进行拜谒。下车后,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尊高大的汉白玉卢仝塑像,栩栩如生。一行人对卢仝之墓进行了简短而庄重的祭拜奉茶仪式,卢仝钟爱于“七碗”,为表达对他的情思,特意用来自世界茶文化发源地—蒙顶山的明前甘露和雅安藏茶用七个茶杯祭拜卢仝,这是四川茶人史无前例之举。它既是一份茶人对卢仝的缅怀,更是一份来自巴蜀茶文化对卢仝的敬意。

\

敬献完茶后,一行人来到卢仝故里碑参观,听取李菊月老师详细讲述卢仝故里碑的历史脉络。据说,卢仝故里碑修建于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立。碑高1.83米,宽0.71米,碑楼形式,石碑原放于卢氏祠堂内后人移建于此砌为水泥楼。碑楼首部泥塑对联“渊芳馥风”,“贤才公诗与日月同辉,德泽润野使荟草争妍”。碑身文字 “卢仝故里”楷体,为清末广东道监察御史刘迈园1911年所书。虽历经岁月风化,石碑上字体仍清晰可见。

\

在参观完石碑后,一行人又来到卢仝文化展馆详细了解卢仝的一生和他与茶的情缘。在参观完文化展馆后,孙前一行人受卢氏后裔邀请,品茗交流,倾听他们对卢氏先祖的缅怀和对茶文化的传承。

“爱茶之人,无不知唐代卢仝"七碗茶歌”,此行意义深远,对于西南茶文化研究中心得幸拜谒茶仙故里,对茶文化的研究积累丰富史料。”孙前说到。

卢仝(音tóng 〈形〉)(约795~835年),号玉川子,济源(今河南)人,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县),唐代诗人。卢仝一生爱茶成癖,被后人尊为茶中亚圣。著有《茶谱》,被世人尊称为“茶仙”。

一碗喉吻润, 二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 惟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 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七碗茶歌》是《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中最精彩的部分,它写出了品饮新茶给人的美妙意境:第一碗喉吻润;第三碗便能让诗人文字五千卷,扬扬洒洒,神思敏捷; 第四碗,平生不平的事都能抛到九霄云外,表达了茶人超凡脱俗的宽大胸怀;喝到第七碗时,已两腋生风,欲乘清风归去,到人间仙境蓬莱山上。一杯清茶,让诗人润喉、除烦、泼墨挥毫,并生出羽化成仙的美境。

分享到

推荐阅读

四川宜宾早茶开园采摘

>"/>早茶开园仪式民族广播网成都2月17日消息(记者刘涛通讯员李清凌)二月的四川宜宾春意盎然,阳光和煦、十指纤纤,采茶女将一粒粒嫩绿的茶芽摘下放入框中。2月17日,2017年第十届中国·宜宾早茶节开园采摘活动在宜宾市翠屏区明威乡茶园牧歌生态早茶基地拉开帷幕。本次活动以“宜宾产好茶,好茶在宜宾”为主题。在广阔的早茶生态基地内,采茶女们进入到各自的采茶 ...

2017-02-20

首届国际(宜宾)茶业年会启幕 23国家和地区茶界大咖共襄盛会

年会现场 3月17日上午,由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国际茶叶委员会、联合国粮农组织政府间茶叶小组、中国茶叶学会共同主办的首届国际(宜宾)茶业年会在四川宜宾市正式举行。作为茶界的一次盛会,本次年会吸引了来自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的茶界代表、国际间茶业行业组织负责人及国内部分产茶省份茶叶消费市场的代表等共计300余人参加。会上,国际茶叶委员会正式为川茶 ...

2017-03-17

品牌赛事 等你报名 | “君子四雅”茶空间大赛 2017年再度来袭

2016年四川茶行业十大关键词

2016年四川茶行业十大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