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茶友网9月29日讯:在陇东和西海固生活过的父辈们,似乎都特别钟爱罐罐茶,我的父亲也不例外。
从我记事起,父亲每天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喝罐罐茶,喝完才上山干活,雷打不动。那时候家里穷,没有电炉子,父亲每次喝茶之前都得先生火,烟熏火燎的,呛得人直咳嗽。要是遇上阴雨天,木柴湿漉漉的,不易点燃,家里更是被父亲折腾得乌烟瘴气。这时候,母亲往往会埋怨几句,但父亲不急不恼,眯着眼,继续捣鼓他的铁炉子。直到红红的火苗呼呼窜到外面来,他才不紧不慢地架起茶罐儿,倒上水,开始炖茶。茶罐是父亲用一个小铁缸做的,他在铁缸的边沿上扭一圈铁丝,再将铁丝延长做个把手,一个茶罐就做好了。当茶罐里的水开始冒泡时,父亲就掰一块砖茶放到茶罐里,开始慢慢熬。直到茶罐里的水变成红褐色,父亲才将茶水倒进茶杯,抿着嘴喝一口,然后眯一下眼睛,呼出长长的一口气来,很享受的样子。
后来长大一点,才渐渐明白,这一罐茶也许就是山里人对自己最大的奢侈了。除了喝罐罐茶,他们舍不得为自己花一分钱。每日里面朝土地背朝天的劳作,有时连家里的温饱都解决不了,还要供孩子上学,条件根本不容许他们有一点额外的花销。所以劳累之余,能喝上一口罐罐茶,就是对他们最好的精神慰藉了。这茶水能驱除他们身上一整天的疲乏,是提神的最好良药。
父亲的茶瘾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重,由每天一次递增到两三次。家里如果有客人来,父亲喝茶的次数会更多。他把客人让上座,就拿出茶叶,白糖,架上茶罐儿,为客人炖茶。他们围着火炉,边喝茶边聊天,有时能坐上大半天。
后来条件好了,父亲炖茶时再也不用大费周折地生火了。火炉换成了电炉子,砖茶早已退化了,替代它的,是相对好一点的茶叶,还有红枣,枸杞等佐料。但父亲炖茶时依然不加糖,他说喝不惯太甜的茶。这么多年,他已经习惯了那种苦苦的味道。我有些心酸,觉得父亲熬茶的过程,像极了他对待生活的态度:认真,细致,但结果还是苦涩的。父亲中年丧女,老年丧子,两次经历跟儿女生离死别的痛苦与无奈。但他从未抱怨过生活,只是默默地咽着苦水,再次用孱弱的肩膀挑起家里的重担。儿女不幸的遭遇让父亲尝尽了生活的苦涩,但在抚育他们的过程中,谁说父亲没有体味到一丝甜蜜与幸福?就像他熬的罐罐茶,尽管最后喝起来是苦涩的,但父亲熬了一辈子,喝了一辈子,总会从其中品出一丝甘甜的味道来。
父亲的罐罐茶,给他的不只是劳累时的慰藉,更多的是一种心灵的寄托。那些温暖的,悲惨的,思念的......(责编 张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