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下茶友网!最值得信赖的茶友交流社区(www.chayou365.com)
茶友热线:13350848306|茶友首页|加盟合作|帮助中心

为蒙顶山茶付出一生的老人

作者: 中华茗茶网 阅读次数:0 1970-01-01 08:33
 天下茶友网3月2日讯:追溯蒙顶黄芽之源、探寻蒙顶黄芽传统工艺、弘扬蒙顶黄芽品格,大力推广蒙顶山茶和茶文化,此篇文章为问源·人物篇·杨天炯。

同著名茶叶专家杨天炯一起品鉴黄茶      
 同著名茶叶专家杨天炯一起品鉴黄茶

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这一首甜津津的民谣滋润着我干旱的童年。我是生长在这座茶山的姑娘,一直爱家乡更爱家乡的茶叶,也许是受到环境的影响,家中祖祖辈辈都做茶叶,与之有关的就是还有一个与茶叶密切相关人的名字一直存在我的记忆,伴随着我的成长,也正如俗话所说: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直到今天我才有幸拜访到名字存在我记忆深处的一位茶人老前辈——杨天炯。

四川省政府给杨天炯授予荣誉
四川省政府给杨天炯授予荣誉

初见杨老,满头银发却精神抖擞,一番交谈,才知老爷子已近八旬,我在心中不禁偷偷想到,这难道是喝茶的效果,精气神这么足!

在我的记忆中杨老是一位了不起的茶人,为蒙顶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带着一颗求知的心,我与杨老交流了起来。杨老,1962年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茶叶专科(瞬间脑海里面呈现的词汇就是高学历呢)分配到蒙山工作,一晃50多年过去了。杨老说到,他在蒙顶山扎根了半个多世纪,蒙山茶早已流入到他的血管,融入到生命里。他各种茶叶界的头衔繁多,先后承担了省,地,县科研课题20多项,撰写的论文,试验报告及科普资料国家标准级的有100多篇,获得各种奖项,荣誉数不胜数,也让我们肃然起敬。

著名茶叶专家杨天炯给素问蒙顶黄芽提建议
著名茶叶专家杨天炯给素问蒙顶黄芽提建议

 接下来让我最为急切解惑的还是有与家乡有关的名茶,慢慢交流中让我知道了现今享誉国内外的名茶蒙顶甘露,蒙顶石花,蒙顶黄芽的生产工艺和标准便是在杨老的主持下恢复的。

著名茶叶专家杨天炯观察茶树
著名茶叶专家杨天炯观察茶树

当我们谈到蒙顶黄芽时,杨老非常的欣喜,杨老叙述到,蒙顶黄芽自古为皇家贡茶,而黄,国之正色也,当时只有皇家的人才能饮到,非常的珍贵。现在我们所制的传统手工蒙顶黄芽的制茶工艺是在1963年和1964年期间恢复完成的,各大院校所讲课题蒙顶黄芽的标准也是于此所出。包括中国农业科学院院士,博士生导师陈宗懋所写的《中国茶经》中蒙顶黄芽的标准也是由杨老提供。杨老1981年在安徽的《茶叶通报》上刊登了蒙顶黄芽的工艺技术,从此传统手工蒙顶黄芽技术对外公布;接下来在2013年8月28日申请获得黄茶制作的专利。杨老自己有制作黄茶等完整的资料,并表达说:“专家们没有不赞叹蒙顶黄芽之精细的”与此同时,杨老也认为若我们推出传统手工蒙顶黄芽将会做到全国的前端,并且提到蒙顶山茶的地位非常了不得,因为蒙顶山茶叶是可以享受世贸组织成员国国民所待敬的,在301协议和马德里协议里面是有所规定的,只不过很多人不了解。

著名茶叶专家杨天炯所得荣誉
著名茶叶专家杨天炯所得荣誉

谈及到此,杨老将他组织恢复的传统手工蒙顶黄芽的资料拿了出来,满足了我们求知的心。下面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一下传统手工蒙顶黄芽的标准:

鲜叶标准:采摘单芽芽头,芽叶鲜嫩,叶质柔软,叶色鲜润(黄芽芽头肥壮,长短大小匀齐,为满足以上要求,规定无不采即真叶展开空心芽不采,紫色芽不采,病虫芽不采,雨水露水芽不采,瘦弱芽不采。采时拇指和食指将符合标准的芽头折下,不能 用指甲掐。采下的芽头放在小竹篮里面,防止机械损伤,产生劣变。)

制作工艺流程:鲜叶摊放——杀青——摊凉——炒二青——包黄——炒三青——堆黄——四炒——干燥提毫——烘干——整理——拼配——烘焙提香——定量装箱入库

蒙顶黄芽特征外形——条索扁平挺直,色泽嫩黄油润,嫩度:全芽披毫,净度:净   

内质——香气甜香馥郁,汤色嫩黄明亮,滋味:鲜爽甘醇,叶底黄亮鲜活。

 著名茶叶专家杨天炯所获荣誉证书
著名茶叶专家杨天炯所获荣誉证书

讲到这里,杨老提到了他心中的一个梦想,因为他觉得传统手工蒙顶黄芽工艺复杂,产量低,珍贵稀少,价格不亲民,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所以他的梦想就是把蒙顶黄芽所属的黄茶按照新的工艺做成系列产品,从高端到低端一应俱全。杨老在制作上,引进机器生产,扩大产量,满足不同的消费者。他在做这一系列工作时不仅亲自参与制作,还自己亲自设计改良设备,就为了做一杯满意的黄茶。在这一过程中,杨老也遇到过困难和质疑,但是杨老还是在不断的摸索,试验,目的一就是让大家喝到一杯当年只有天子才能喝到的黄茶。杨老为新工艺改进所付出的汗水您可在《记录四川100双手》记录片20160117蒙山茶人中所了解。

著名茶叶专家杨天炯早期奖状
著名茶叶专家杨天炯早期奖状

学习到这里,杨老把他自己新工艺黄茶与我们分享品尝,从这一杯茶汤之中我们不仅品到了黄茶的甘醇鲜爽更加体会到这位老人的辛勤付出和这杯茶的来之不易。杨老还告诉了我一个小秘密,他说:“喝黄茶虽然也会饿,由于黄茶闷黄的这一工艺,即使有饥饿感,但是不会想要吃肉,不会长胖,”真的是不得不让我佩服杨老这么与时俱进。

常闻蒙顶雾,久慕理真茶。雾浓盼晚晴,茗淑思黄芽。想到蒙顶黄芽,想到蒙顶茶,就会想起这一位将茶融入骨血的老人,为蒙顶山茶付出一生的老人,为中国茶界做出贡献的老人。

分享到

推荐阅读

为蒙顶山茶付出一生的老人

 天下茶友网3月2日讯: 追溯蒙顶黄芽之源、探寻蒙顶黄芽传统工艺、弘扬蒙顶黄芽品格,大力推广蒙顶山茶和茶文化,此篇文章为问源·人物篇·杨天炯。          同著名茶叶专家杨天炯一起品鉴黄茶 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这一首甜津津的民谣滋润着我干旱的童年。我是生长在这座茶山的姑娘,一直爱家乡更爱家乡的茶叶,也许是受到环境的影响,家中祖祖辈辈都做茶叶 ...

2016-03-02

创业之星付志洪:创业需要“韧劲”和“闯劲”

创业之星付志洪: 创业需要“ 韧劲 ” 和 “ 闯劲 ”     ​ “大家要抓紧对雪后的茶树进行管理。这场大雪不仅会减少虫害,而且会提高即将到来的春茶质量,一定会迎来好收成。”寒潮来袭后连续几天,四川洪雅县中山乡前锋村党支部书记付志洪都往茶山上跑,指导村民及时管理冰雪覆盖过的茶树。 如今,38岁的付志洪除了村党支部书记的身份,还是四川省雅雨露茶业有限 ...

2016-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