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顶山,现多称为“西蜀蒙山”,然古时候蒙山有东西之分,以山东蒙山称东蒙,西蜀蒙山称西蒙。蒙山,地处四川盆地西部,今雅安市名山区,但在古代,蒙山地域范围广,横跨了雅、邛、名、芦四县,是川西北方山脉的统称,曾有大渡水(青衣水)“源出蒙山”一说,今以蒙顶最为有名。
禹贡蒙山
“禹贡蒙山”出自《汉书·地理志》:“青衣有禹贡蒙山”,与大禹平定水患,功成于此祭山有关。此典源出自最早的地理著作《尚书 禹贡》:华阳、黑水惟梁州。岷(mín)、嶓(bō)既艺,沱、潜既道。蔡、蒙旅平,和夷厎(dǐ)绩。
相传大禹治水时,把天下分为九州,并对每州的疆域地貌,民俗风物等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其中的“蔡、蒙”,现多认为指蔡山(有周公山之说)、蒙山,泛指雅安地区,其所在的梁州是九州之一,包括陕西南部和四川、重庆大部分地区,彼时梁州大部分区域已经开拓种植五谷、树木,河道也已整治通航。
蔡山、蒙山在《山海经》中分别被称为“崃山,崌(jū)山”(也有说崃山为邛崃山),二山相距较近,一直归属于雅安境内。《三家注史记》中“郑玄曰:地理志蔡、蒙在汉嘉县”(在蜀郡青衣县,后改为汉嘉),而汉嘉县的故城在今雅安县北。旧版《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也提到:“蔡山,在今四川雅安县东五里,此山一名周公山。”几经考证蔡山应指今雅安周公山,蒙山即今蒙顶山。
而上文中提到的“蔡蒙旅平,和夷厎绩”中的“旅”是祭名,祭山曰旅;平,治理;厎即定,绩是功绩的意思。说的是大禹在梁州治水成功后,在蔡山、蒙山一带祭祀,与此同时,当地和夷民族的治理也取得良好业绩。
蒙山与茶
四川古称巴蜀,川东为巴国,川西为蜀国。当时巴蜀区域一片水害,多数地方尚无开拓。水患平定后,沃野千里的山林土地,许多珍稀植物才得以驯化繁衍。
巴国约在周初建立,其物产丰富,从《华阳国志 巴志》中“土植五毂,牲具六畜。桑、蚕、麻、苎、鱼、盐、铜、铁、丹、漆、荼、蜜,灵龟、巨犀、山鸡、白雉,黄润、鲜粉,皆纳贡之。”可见巴国当时地域广阔,王室奢华。而周武王伐纣,不仅得了巴蜀之师,更收获了大量当地的贡品,其中就包括茶。
其实早在公元前七世纪巴人占巫载(今巫山)时炼盐运盐,以“咸鸟”称名结下了盐茶的不解之缘后,便创造了一套茶叶采制技术“伐而掇之”,“采叶作饼,叶老者米膏出之”,饮用时加之各种香料、佐料,此属早期饼茶制作阶段,巴人利用茶叶之初拟在西周末或春秋初年。直到战国年间,秦灭蜀后(公元前316年),顾炎武《日知录》种才有:“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的记载。
蒙山与茶,自大禹治水以后,也许早在青衣羌人的唇齿间,就已悄然开启了某种冥冥的关联……
下一篇:老茶如鸦片,还是忘了吧
蒙顶山,现多称为“西蜀蒙山”,然古时候蒙山有东西之分,以山东蒙山称东蒙,西蜀蒙山称西蒙。蒙山,地处四川盆地西部,今雅安市名山区,但在古代,蒙山地域范围广,横跨了雅、邛、名、芦四县,是川西北方山脉的统称,曾有大渡水(青衣水)“源出蒙山”一说,今以蒙顶最为有名。 禹贡蒙山 “禹贡蒙山”出自《汉书·地理志》:“青衣有禹贡蒙山”,与大禹平定水患 ...
2017-10-108 月 19 日上午 10 点, " 茶祖吴理真石像揭幕仪式 " 在四川雅安蒙顶山旅游景区“甘露石屋“举行。 本次活动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协会西南茶文化研究中心、四川省茶文化协会、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四川省茶叶流通协会、四川省茶艺术研究会、成都大慈寺、成都龙和国际茶城、雅安市茶叶协会、雅安市茶叶学会、蒙顶山茶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四川名山蒙顶山旅游开发有限责任 ...
2017-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