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下茶友网!最值得信赖的茶友交流社区(www.chayou365.com)
茶友热线:13350848306|茶友首页|加盟合作|帮助中心

老徐才女的新作-「兰与甘露」

作者: 天下茶友网 阅读次数:0 1970-01-01 08:33

暮春小雨,暂无火烧眉毛的工作,正是兴起一壶茶的时候。想起晶文送的茶还有一款兰花甘露尚未尝过,于是就着雨声,净手,焚香,烧水,泡茶。

毗邻蒙山,因近水楼台之故,甘露、石花、黄芽、飘雪这些绿茶花茶信手拈来。个人口味也更偏好乌龙。所以,对这款产自本土的甘露未有过多重视,以为不过多个名目而已。打开包装,干茶芽头倒也纤嫩,色泽比一般手工甘露翠绿,确有淡淡花香袭来。依照晶文嘱咐,八十九度水温,快速出汤。闻香、观色、入口。眉毛不禁一挑,于是就有了这一篇重度臆想症患者才有的梦呓。

"兰之漪漪 扬扬其香 众香拱之 幽幽其芳,其性、品、姿、芳,古往今来,诗词歌赋,水墨丹青太多颂扬。自幼习国画,对兰也不陌生,芥子园画谱中兰的姿态都逐一描过,只对其香味,却从未深入领会过。多年前老宅屋顶,父亲种过几株兰花。花开的时候,父亲说闻了会心旷神怡。 

我很认真的凑近去寻找传说中的花香,也许因为太过刻意,兰花很骄傲,只给我一脸茫然。略带失望转身离去,行至花房门口,却突然闻到一股淡淡异香,正讶异似兰之香,不等嗅觉品味记忆,一阵风吹过,惊鸿一瞥的散了,再寻,亦无。懊恼兰以香扬名,却如此吝啬,不予香于我,空有其名,今后不画她了!

与兰怄气到今日,掀开茶碗那一刻,闭眼三秒钟,宿怨一朝得了!并觉得必需为其正名---那是美妙到让我词穷的芬芳不同于碧潭飘雪略显轻浮的高香,清冽、高雅、冷艳、悠长,和蒙顶甘露的茶韵和甘美交融得无比妥帖,还有极淡的乳香。轻嘬一口,真真如琼浆入喉,极其甘美,尝之忘俗。一小口又一小口,思绪随着兰香和茶香的缠绵,渐渐远去......

我去到了空谷,看见甘露扎根于山野,头顶清天明月,静默的,孤傲的苍翠着。他在等,等风或者鸿雁,能将他隐约记忆带出的思念寄出。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他将甘美的期许浓缩成苦涩藏于体内。我为他叹息。 随风飘去了幽涧,月和水的华光,晕染出天青色温润的釉彩。在这样背景中我看见兰在涧边临水照花,在夜色中自吐芳华。有风吹过,兰伸个懒腰,随风舒展花瓣和枝叶。有那么一刹那,她的花蕊在风中似乎捕捉到了什么,兰心中竟然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这是一种逐渐清晰的惆怅。兰不喜欢这种感觉,她摇摇头,努力散发出更浓烈的香气,试图驱逐这种感觉。

看到兰的迷茫,我洞悉一笑,这已经是兰与甘露的第二世前尘了。再前生,兰依偎于古茶树下,她喜阴,古茶对她挡风遮阳百般爱怜,她迎风而舞,以香回之,邀他共饮朝露,共赏星辉,共渡锦瑟流年。  情深不寿,天公毕竟见不得太过缱绻,有人访知古茶甘美,将其移于茶圃。兰自失了古茶萌护,很快也干凅香消芳逝了。世人大都自私贪婪,哪管你几多情深意浓悲欢离合生离死别?   

每年清明节前,必到上蒙山顶上购茶,山上一户茶农自制的手工甘露甚好。几盏茶后闲聊制茶之法,竟然得知,有茶人寻得兰来与甘露同种,待兰花开的时候,茶叶吸收兰的灵气和精华。再于清明前将茶叶和兰花一同采摘一同炒制,于是就有了兰花甘露。     茶人为媒,续了兰与甘露的前缘。我想象,兰和甘露相遇,会不会像杨过和小龙女恍若隔世的那一面?只一眼,就诉说了一个世界的话语。终于,几世的历练等待后,他们终可在月华云雾中以精魄交合,同生共死,相望执手碧落黄泉。。。。。。。

拉回思绪,我喝完杯里的茶汤,轻嗅杯底,是兰花甘露精魂的袅袅一缕余香,不属于这个血肉俗世的绝美情缘。所幸,这一缕香,给我等俗人遗留了些许细微末节和大片的留白,去编导各个版本的故事和传说埋在心底,用来膜拜。 

分享到

推荐阅读

一杯清茗,十年尘梦 | 真正的茶玩味的就是清和闲

唐代中期,禅宗兴起,其核心思想为“ 不立文字,直指人心 ”。而在煮茶、喝茶的过程和形式中,思想慢慢得到感悟,恰好应和了禅宗的这一理念。于是,从那个时期开始,“ 茶禅一味 ”的说法渐渐风行于世。 陆羽说:“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大多生长于南方,其生长之地也颇有讲究。“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上等之茶生长在岩石中,中等之茶生长在 ...

2017-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