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茶友网讯:由全国茶馆等级评审委员会主办的中国星级茶馆第二届授牌大会暨中国茶馆业年会于1月18日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隆重举行。商业饮食服务业发展中心主任徐晶龙、国务院办公厅行政司原巡视员兼副司长王胜利、商业饮食服务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全国茶馆等级评审委员会主任孙喆、中茶院名誉院长、《中华茶通典》执行总编于观亭等相关政府、企业、事业单位领导及品牌企业嘉宾、星级茶馆负责人、星级茶馆评审员、各界专家、委员会各地方秘书处负责人、央视网、人民政协报、天下茶友网等媒体出席本次年会。
中国茶从古丝绸之路到今天的一带一路,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成为中华民族与世界各国建立友谊,沟通感情的纽带。茶馆,作为中国茶产业的重要窗口和茶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发展也应跟随中国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稳步提高。
因此根据商务部〔2014年第23号〕公告发布的《茶馆等级划分与评定》国家行业标准(SB/T 11072-2013),商业饮食服务业发展中心邀请相关机构、专家、学者成立全国茶馆等级评审委员会,统筹全国茶馆等级评审工作。同时,对标准化服务、规范化管理和特色化经营的茶馆提供资源共享、相互融合、促进发展的优良环境和交流平台,宣传、提升星级茶馆的社会公信力,更好的服务广大消费者。
▲商业饮食服务业发展中心主任徐晶龙
大会初始,由商业饮食服务业发展中心主任徐晶龙致辞。徐主任提到,茶馆等级评审工作自2015年起,全国各地的优秀茶馆积极参加申请评级工作。经过专家的评审、现场审核和符合公示等环节,2017年共有127家茶馆获得中国星级茶馆荣誉称号。同时,通过全国茶馆等级评审委员会在全国各地积极工作实践,一方面促进了行业专业人士之间的了解和交流以及产业多元化的合作;另一方面,调查了解行业整体发展状况,协助政府制定、完善了茶馆行业的标准化体系。
▲国务院办公厅行政司原巡视员兼副司长王胜利
紧接着,国务院办公厅行政司原巡视员兼副司长王胜利为大会致辞。王胜利先生回想到2016年参加首届授牌大会,时隔一年半,通过星级评定的茶馆新增了127家,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王胜利先生认为,商务部关于《茶馆等级划分与评定》国家行业标准的出台,对茶馆业如何进行标准化服务、规范化管理、特色化经营提供了依据,对茶馆业的快速发展具有深远意义。而茶馆经营服务标准化和中国星级茶馆评定,对推广中国茶馆、茶叶的品牌和提升中国茶文化影响力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致辞结束后,由全国茶馆等级评审委员会主任孙喆作大会主题报告。
▲全国茶馆等级评审委员会主任 孙喆
自2015年6月启动评审工作以来,在国资委和商务部的指导下,茶馆经营服务标准化和中国茶馆星级评审工作得到各地相关政府、相关行业协会,尤其是茶馆界同行的大力支持。
目前,委员会在全国23个省份发展了35个地方工作机构,2017年在全国各地新评审星级茶馆127家;在全国各地组织评审员学习班22期,截至目前,共培养评审员600人,聘请评审专家132人,建立了一支专业的评审队伍。
2017年茶馆经营服务标准化和中国茶馆星级评审工作稳步发展,相继在北京、重庆、贵州都匀、南宁、福建武夷山、深圳等地组织举办了多场活动,相关政府、媒体都给予了极大地支持,对茶馆经营服务标准化的推广、星级茶馆评审事业和茶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为各地星级茶馆提供了展示的舞台,提高了茶馆知名度。2018年全国茶馆等级评审委员会将更加积极地组织、参与各地的相关活动。
2018年在继续推动星级茶馆评审事业的基础上,全国茶馆等级评审委员会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1、完善布局,在目前空白省份寻找合作伙伴,建立地方工作机构。
2、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依托地方工作机构对茶馆经营者提供人才储备。
3、丰富茶馆上流资源,寻找优质茶叶、茶器、水、工艺品等企业,对茶馆提供优质产品;与产茶区相关部门或企业对接,组织茶馆考察茶叶原产地,学习茶知识,感受茶文化。
4、完善中国星级茶馆线上平台。加快平台建设,利用互联网工具宣传中国星级茶馆,建立有效的茶馆与消费者沟通渠道;通过线上充分了解茶馆服务,从不进茶馆到走进茶馆,从一次走进到多次走进,最终和茶馆产生黏性消费。
5、助力中华传统文化复兴。积极组办或参与各地茶社活动,配合相关政府部门,推动当地茶馆事业的发展,培养大众喝茶习惯,推动各地茶文化发展。
孙主任深入浅出的报告,让大家既了解了中国星级茶馆评审工作的发展状况,也提出了2018年中国星级茶馆事业具体的发展计划,得到了与会嘉宾的一致赞同,对未来茶馆业发展更具信心。
▲中茶院名誉院长、《中华茶通典》执行总编 于观亭
▲中茶融通(北京)茶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 赵宝华
本次大会还邀请了中茶院名誉院长、《中华茶通典》执行总编于观亭、中国心学书院研究院院长李漫博、中茶融通(北京)茶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赵宝华、深圳华巨臣实业集团董事长杨文标、福鼎白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灼与大家分享、交流。从新型茶馆的打造到资源平台的打造,从行业整合到跨界融合,从行业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从茶文化的复兴到茶产业的发展,大会上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为茶馆业的创新转型、标准化发展不断出谋划策。
▲中国心学书院研究院院长 李漫博
其中,中国心学书院研究院院长李漫博的讲话让人留下深刻印象。李院长指出了中国茶叶发展中最根本的问题:茶文化的缺失。150年以来,中国茶文化一直处于一种丢失的状态,并受到咖啡文化的巨大冲击。李院长提到,中国茶文化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拥有四个分类:基于茶叶的味觉和视觉艺术、基于茶叶的交往礼仪和艺术、基于茶叶的养生方法和艺术、基于茶叶的修正方法和窍诀。从现在的茶文化来看,并未得到完整的恢复。
而茶文化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易学文化”,因此复兴中国文化要发扬茶文化,回归易文化,从自身文化中找到文化的自信。在信息化时代,一切都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共享经济的迅速发展促使了茶馆经营功能的变化。以前的工业化时代是一个经营确定化、功能单一化得时代,而现在的信息化时代是一个经营不确定化、资源整合和功能叠加的时代。茶馆经营者们应该以信息化的思维和视角来观察,基于茶馆而复兴中国传统文化。
▲深圳华巨臣实业集团董事长 杨文标
▲福鼎白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灼
伴随着各位嘉宾精彩的发言,大会进入高潮环节:授证书仪式和中国星级茶馆第二届授牌仪式。
授证书
▲优秀秘书处代表
▲专家代表授予荣誉证书
中国星级茶馆第二届授牌仪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时代,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茶馆业的繁荣发展是我们光荣的历史使命。本次大会积极推进了茶馆等级化评定标准,弘扬了中国茶馆文化,中国星级茶馆已经成茶馆业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不断促进行业向前发展,谱写着新时代中国茶馆行业新风向。
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而产品包装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品牌茶品需要独具茶文化品味的包装设计衬托。国际茶叶包装设计论坛自承办以来,在厦门国际茶博会组委会和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已成为境内外极具影响力的茶包装设计论坛。 《绿色包装》主编-- 黄励 先生 今年的国际茶叶包装设计论坛于2017中国厦门国际茶产业博览会、2017中国厦门国际茶叶包装设计展览会 ...
2017-10-142017国际茶器论坛 之茶景情韵 茶器、茶席、茶空间的无垠美学 茶作为融合多种传统文化元素的生活方式,是东方文化特有的生活传统。 茶器 伴随着茶文化的兴起应运而生,以它优雅的造型工艺和色彩斑斓的装饰艺术,为茶文化增色添彩。 茶席 是茶事进行的空间,体现了泡茶之人对茶事认识和情感。 茶空间 是人们修养心灵的所在,每一个精心搭配的器物,无不充满艺术的创意 ...
2017-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