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下茶友网!最值得信赖的茶友交流社区(www.chayou365.com)
茶友热线:13350848306|茶友首页|加盟合作|帮助中心

聚蒙山 思发展“新时代茶产业春天的思考”雅安座谈会举行

作者: 天下茶友网 阅读次数:0 1970-01-01 08:33

天下茶友网讯:2018年2月4日,正是立春的节气!春天来了!2018的春天来了!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茶叶学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文化国际交流协会、中华茶人联谊会、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茶叶分会等中国茶叶组织、茶文化团体、茶叶学术团体、茶叶研究机构等领导、专家、茶人汇聚雅安,举办题为“新时代茶产业春天的思考”雅安座谈会。与其说是座谈会,还不如说是6个国家级的行业组织和社团第一次真正从振兴中国茶产业的高度进行一次跨界的顶层设计式的思考和全面分析展望未来!春天来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茶产业的春天是否也来临了?!

刚刚的一两天前,全行业都在为茶为国礼而兴奋,为中国茶频频成为外交的国家礼仪而自豪,没有理由不自信,产业自信,文化自信,中国茶产业的春天来了,由茶为国饮上升到茶为国礼,行业不能不触动啊!如果说4日上午在名山牛碾坪的参观和考察是名山茶产业的路演的话,名山区的茶+N体系,茶旅融合的模式何尝不是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精准扶贫甚至是中国茶产业的融合发展模式?

2月4日下午的不是论坛的论坛,六大国家级行业协会负责人的发言以中国茶产业春天的思考出发,不是以往的为论坛而论坛的泛泛而谈,直奔主题,以行业的责任和使命建言建议。中国茶产业的春天已经来到,新时代的中国茶产业需要观念转变和思路创新,我们也以编者按特别的形式发声,向中国茶产业谏言:

中国茶业发展进入新时代

茶已成为传播中华文明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发展茶产业是实施乡村振兴、一带一路、精准扶贫、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重要抓手。通过科技引领、创新驱动、茶文化普及,中国茶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产茶国、第一大消费国和第二大出口国。当前,全球茶产业正在向安全化、营养化、功能化、便捷化方向发展,市场前景广阔。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中国进入美好新时代。在新时代下,中国茶业必须按照“现代化经济体系”理论,进一步加快绿色发展、创新发展,不断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产业规模与效益,努力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茶产业建设新格局。努力从世界第一大产茶国发展成为世界茶业第一强国。中国梦,全国茶人有“茶梦”:中国茶,世界品!

中国茶业必将展现新作为

当前,抓住“一带一路”机遇,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弘扬茶文化,推动茶为国饮,促进茶消费,乃大势所趋。深化结构调整,整合行业资源,改变“散、小、乱、弱”现状,有效缓解产能过剩危机,挖掘消费增长潜力,携手共创行业新发展,促进茶产业转型升级,我们任重道远。与此同时,我们更要转变观念:要将生产种植主导型产业转变为消费驱动型产业。以需求为本打造全产业链,解决供给侧改革中面临的“有限资源占用与让有限资源效益最大化”的矛盾。未来的中国茶产业需要在培育消费,拓展消费,增加需求上来做足做好文章。

新时代下的茶产业对策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茶产业以名优茶为抓手实现了国内市场的大繁荣,但茶叶出口外销没有突破低层次竞争的瓶颈,新时代下中国茶产业,必须树立全球化战略,从中国茶历史辉煌中寻找文化自信,从内销茶繁华中寻找产业自信。抓住“一带一路”的历史机遇,实现行业复兴。新时代、新征程。创新发展,通过产品创新、营销创新、品牌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实施新时代下的中国茶产业的转型升级。

中国有六大茶类,上千个品种,上万个茶品,这既是中国茶产业的优势也是发展的瓶颈,需要不断的进行产品创新。在传统与创新之间寻求平衡点。传统茶产业应该要快速建立中国好茶的认知以及制定标准化体系等等;对于现代茶产业则需对深加工产品的终端进行深度开发与利用。同时也要转变观念,从偏向于生产的“左侧经济”向偏向于销售的“右侧经济”转变,以用户的思维去设计产品、创造产品,以服务来赢得消费,通过品牌来溢价,通过科技来增强核心竞争力,通过文化来增加附加值。

新时代的中国茶产业,需要融合发展,需要资本驱动、全球战略,需要培育民族品牌,在争取或培育全球新型消费中加大宣传中国茶及中国茶文化。行业组织需要行业使命与第一大生产国和第一大消费国的大国担当。

2月4日,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茶叶学会、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茶叶分会、中国茶文化国际交流协会、中华茶人联谊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联合组织的“新时代茶产业春天的思考”活动在雅安市举行。据了解,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聚蒙山、思发展”,研究提出新时代中国茶业发展新方向、新思路。


2月4日下午,在雅安市倍特星月酒店举行了“新时代茶产业春天的思考”雅安座谈会。会议由雅安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白云主持。雅安市政府市长邹瑾出席会议并讲话。

▲雅安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白云主持座谈会

中国茶业已经实现跨越式发展,现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产茶国、第一大消费国和第二大出口国。当前,全球茶产业正在向安全化、营养化、功能化、便捷化方向发展,我们依然面临产业发展“散、小、乱、弱”状况、产能过剩危机、资源浪费等困境。

会上,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庆,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茶学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梁月荣,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茶叶分会秘书长蔡军,中国茶文化国际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吴志斌,中华茶人联谊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茶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危赛明,四川省茶叶流通协会会长、四川省茶科所所长王云,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张士康等7位专家作了主题报告,对中国茶产业未来的发展发表了各自的观点与见解。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庆

王庆会长总结分享了2017年度全国茶业的总体形势,以及对今后茶产业发展的总体预测。茶叶的生产方面,他指出,去年全国茶叶总面积保持缓增,大宗茶量减价增,产品结构继续优化,质量效益有所提升,绿色安全稳定向好发展。市场形势方面,内销量价配合稳中略升,产品结构微调而总趋势不变,外销出口量持续攀升。今后产业发展的预测,重点在于质量效益产能的提升、食品安全继续提升、内销市场重拾升势、外销重新恢复常态、创新驱动产业发展。乡村振兴、数字经济、品牌、供应链升级等,将成为中国茶产业关键词。

▲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浙江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茶学国家重点学科负责人梁月荣

梁月荣教授针对中国茶产业现状,提出了:一是机器代人,使茶农从艰苦的农活中解放出来;二是生物信息技术促使管理智能化;三是材料科学关键技术突破,开辟茶健康新天地;四是科学育种,促进茶资源综合利用;五是茶光互补,使茶园中最大的废弃资源得以利用;六是科技使饮茶成为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茶叶分会秘书长蔡军

蔡军秘书长从外贸视角探讨了中国茶产业发展的前景。他分析了2017年我国茶叶出口情况,绿茶、红茶、乌龙茶和花茶出口增势喜人,多数茶叶主销市场需求旺盛,贸易保持稳定增长势头,但依然面临技术壁垒愈加严苛、成本倒挂更加突出、中外饮茶习惯差异以及茶产业国际化程度有待提高等挑战,提出要鼓励跨界投资和创新经营、加强品牌建设、加强茶文化传播、联合其他产业共同发展。

▲中国茶文化国际交流协会常务副会长吴志斌

吴志斌常务副会长从茶文化与茶产业融合发展的视角,详细分析了雅安茶产业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提出要实践“茶+”模式,整合资源,构建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产业发展新逻辑;茶文化需实现产业化,“三产”带动“一二产”联动发展;创新茶叶消费模式,通过科技创新、工艺革新等方式,推动茶产业由加工、制造向智造阶段转型升级;构建川茶大区域品牌的理论体系,打造省级茶叶区域“双公共品牌”,实施“双名片”战略。

▲中华茶人联谊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茶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危赛明

危赛明副理事长作了题为“中国茶企质量安全管控建设”的报告,指出要从法律法规、风险预警、标签标识、产品商标、体系建设、源头管控、过程管控、追溯管理八个方面做好工作。

▲四川省茶叶流通协会会长、四川省茶科所所长王云

王云会长作了题为“四川省茶产业优化发展对策建议”的报告,指出四川茶业要获得更好的发展,必须要一改缺乏观念理念的缺点,要克服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和封闭意识,要有大的格局与做大做强的决心和毅力;着力于品牌建设与运作,政府与企业要精诚合作,不能仅仅重视,关键在于脚踏实地、加大力度的实际行动,培养当地企业,做响品牌,品牌就是市场,有大品牌才能有大市场、大效益;看清区域公共品牌仍然处于弱势状态,要将全力打造公共区域品牌与打造企业品牌相结合,同时要抓重点、抓特色,要有重点、不跟风,力求差异化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不仅要开拓原料市场,还要发掘终端市场,提高综合效益。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张士康

张士康副会长则作了题为“中国茶业优化路径思考”的报告,从中国茶业的宏观机会、产业优化发展路径、蒙顶山茶业公司战略规划等几个方面给出了深度的分析与分享。他指出,目前茶产业面临着产能过剩、功能浪费、逻辑不畅的三大瓶颈,传统茶业是红海,现代茶业是蓝海,茶产业的发展基础在传统而突破在现代。现代茶产业的关键词是全价利用和跨界开发,“全价”意指时间、空间、产业链等三个维度,“跨界”则意指与大食品、生化、医药、保健等领域的融合。产业逻辑的重构则需要重新明确:文化服务于生产生活,产业动力源于消费诉求,创新创造新需求、行业利益是消费者利益的派生。


“新时代茶产业发展蒙顶山倡议”

一、茶业进入新时代。茶业具生态、文化、民生和健康属性,在资本强力介入、文化兴国战略等的推动下,进入了产业发展的新“黄金时代”。


二、茶界需要新行动。乡村振兴、一带一路、精准扶贫和健康中国等国家战略,要求茶界有足够的行业发展自信和责任意识,推动行业进步是业者的共同目标。

三、产业转型新对策。践行“全价利用、跨界开发”理念,推进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建立生态、高效、可持续的茶叶标准化体系,推动国际茶叶标准化组织落户中国;强化“技术+资本”产业发展双翼,加速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建立茶业大数据互联共享平台,实现产业智慧化;构建“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双轮驱动的品牌体系,打造中国茶业的世界品牌;重构产业逻辑,创新商营模式,建立基于消费者需求的有效供给。


四、共创茶业新未来。政产学研商携手共进,强化茶叶作为品质生活载体的功能,输出以茶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智慧,开创茶产业发展新未来。

追溯历史,环顾当代,展望未来,中国茶业必须按照“现代化经济体系”理论,进一步加快绿色发展、创新发展,不断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产业规模与效益,努力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茶产业建设新格局,为勾勒中国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发展振兴新蓝图绘就新荣光,为实现“中国茶,世界品”再铸新辉煌、书写新篇章!

▲四川省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职工董事、工会主席王怀林

四川省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委员、职工董事、工会主席王怀林参会并作了表态性发言,四川省委农工委产业处副处长曾世忠,雅安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葛书院,雅安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名山区委书记吴宏,雅安市政府副市长、雨城区委书记衡彤、市政府副秘书长陈武,名山区委副书记、区长余力,名山区委副书记周万友,名山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韦燕伟,名山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委农工委主任罗虎,四川蒙顶山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红梅,中华茶人联谊会秘书长孙蔚,“茗边头条”主编孙状云等领导和嘉宾出席座谈会,雅安市委农工委、市农业局、市文体新广局、市商务粮食局、市旅发委、市供销社、雨城区、名山区相关负责人,雅安市茶叶行业协会负责人、雅安市部分茶叶重点龙头企业负责人共计6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

▲中共雅安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邹瑾

中共雅安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邹瑾代表市委市政府对各位专家长期以来对雅安茶产业发展的关注、关心、支持,表示感谢。希望专家们进一步深入实地调研,运用专业知识,为雅茶产业发展提供更多更好的智力支持。


他通报了中国共产党雅安市第四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关于雅安未来发展的“1485”总体思路,指出,推进绿色发展振兴,加快建设美丽雅安、生态强市,茶产业是重要的抓手和路径。近年来,雅安以建设“美丽雅安、生态强市”为总揽,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坚定不移走“绿而美、绿变金”的特色发展道路,持续壮大雅茶、雅果、雅竹、雅药、雅鱼等“五雅”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推进三个百公里百万亩产业带建设,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强融合,努力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基本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

目前,全市特色产业基地面积达480万亩。其中,茶园面积达100万亩,接近全省面积的五分之一,示范带动作用逐渐显现。在茶产业发展上,雅安坚定不移实施科技兴茶、龙头兴茶、品牌兴茶、市场兴茶、文化兴茶“五大兴茶”战略和资源换证、机器换人、品牌换市“三换行动”,大力实施生态茶园提升、科技人才支撑、龙头企业带动、市场渠道拓展、知名品牌引领、茶旅融合升级“六大工程”,积极推动雅茶品种、品类、品质、品牌、品格、品位一体化塑造,形成雅茶产业主导技术、主推产品、主打品牌和主攻市场,雅茶品牌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昨年5月20日,在农业部、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总结大会上“蒙顶山茶”荣获“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称号,与西湖龙井、信阳毛尖、安化黑茶一起进入四强,成为四川省唯一获得全国十强的区域公用品牌,标志着千年贡茶蒙顶山茶正从历史名茶坚实迈向现实名茶。


结合各位专家的建议意见,邹瑾表示,今后雅安茶产业发展将更加注重质量安全、更加注重效益提升、更加注重市场开拓、更加注重延伸融合,坚定走出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有效转化之路,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探索出雅安模式。

在为期两天的活动中,专家组一行先后对名山区牛碾坪万亩生态观光茶园、雅安市现代茶业科技中心、红草坪万亩生态观光茶园、蒙顶山茶史博物馆、跃华茶文化产业园、吉祥茶业、雅安茶厂、友谊茶叶和中国藏茶村进行了实地调研走访,深入了解了蒙顶山茶和雅安藏茶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茶旅融合发展情况,对雅茶产业发展有了更加明晰的认识和判断。

分享到

推荐阅读

[天下茶友在厦门七] 2017国际茶叶包装设计论坛,讲述茶文化与茶包装的故事

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而产品包装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品牌茶品需要独具茶文化品味的包装设计衬托。国际茶叶包装设计论坛自承办以来,在厦门国际茶博会组委会和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已成为境内外极具影响力的茶包装设计论坛。 《绿色包装》主编-- 黄励 先生 今年的国际茶叶包装设计论坛于2017中国厦门国际茶产业博览会、2017中国厦门国际茶叶包装设计展览会 ...

2017-10-14

[天下茶友在厦门六] 2017国际茶器论坛 之茶景情韵

2017国际茶器论坛 之茶景情韵 茶器、茶席、茶空间的无垠美学 茶作为融合多种传统文化元素的生活方式,是东方文化特有的生活传统。 茶器 伴随着茶文化的兴起应运而生,以它优雅的造型工艺和色彩斑斓的装饰艺术,为茶文化增色添彩。 茶席 是茶事进行的空间,体现了泡茶之人对茶事认识和情感。 茶空间 是人们修养心灵的所在,每一个精心搭配的器物,无不充满艺术的创意 ...

2017-10-14

中国茶人发展联盟成立大会暨茶友见面会在京召开

四川省蒙顶山茶业商会年会隆重召开

第十一届雅安市名山区茶叶学会年会隆重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