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茶友网讯:3月17日上午,第二届国际(宜宾)茶业年会在宜宾正式拉开帷幕。年会的首场活动“国际茶情趋势与发展论坛”开始便掀起了茶界热潮,全球茶行业领导者相聚宜宾共话茶叶发展。
此次论坛由联合国粮农组织政府间工作小组秘书让·卢克·马斯塔基与国际标准协会食品技术委员会茶叶分会秘书毛立民共同主持。国际茶叶委员会主席伊恩·吉布斯、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江用文、加拿大茶叶协会主席露易丝·罗贝热、摩洛哥茶叶联合会会长代表伊亚德、日本中国茶叶协会会长王亚雷、英国茶叶委员会詹姆斯·珀森、印度尼西亚茶叶局局长代表罗比·巴德鲁丁、德国茶叶协会秘书长马克西米兰·维蒂希、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姚静波、四川省政府参事、原农业厅副厅长、四川省川茶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涂建华等国内外嘉宾先后做了演讲报告,探讨和发布目前国际茶情趋势与发展。
论坛初始,由宜宾市副市长张平致欢迎辞。张平副市长首先代表宜宾感谢国内外茶界精英应邀共赴年会,共话茶叶发展。随后,他介绍道:“宜宾市拥有2200年建城史、3000多年种茶史、4000多年酿酒史,不仅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酒都,还是中国早茶之乡、世界著名茶乡。”近年来,宜宾茶产业发展迅速。
据了解,2017年宜宾茶园面积已达111.99万亩,其中投产面积95.2万亩,良种面积103万亩;茶业综合产值达132.58亿元,较上年增长32.58亿元,增幅32.58%;2017年宜宾实现茶叶出口1100万美元,同比上年增长85.5%,居全省第三位。宜宾茶业不断加强品牌打造和质量管控,通过举办2017年首届国际(宜宾)茶业年会,宜宾茶品牌价值明显提升,以川茶集团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和以天府龙芽、宜宾早茶为代表的拳头产品,更是盛名远扬。张平副市长表示,第二届国际(宜宾)茶业年会旨在提高国内外对茶文化的认知,也希望能为宜宾未来的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视野。当然,宜宾也将积极推动茶文化的推广和茶产业的发展,为行业发展竭尽全力。
张平副市长激情洋溢的致辞结束后,联合国粮农组织政府间工作小组秘书让·卢克·马斯塔基宣布本次论坛正式开始。
伊恩·吉布斯
国际茶叶委员会主席
伊恩·吉布斯介绍道,国际茶叶委员会共11个会员,来自11个国家,而中国食品土畜进口商会是国际茶叶委员会的重要成员。国际茶叶委员会每年都会发布茶情数据统计报告,这对行业人士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资产,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权威的数据支持。
记者从伊恩的发言中总结了以下三点主要信息:第一,世界的整个茶产量是很大的,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基本是翻倍增长的。在产茶国的排名中,中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而四川省占中国茶叶总产量的10%,是中国第三大绿茶产出省。
第二,2017年全球的绿茶生产和消费都有所增长。其中,中国和印度消费量的总和占据了全球消费量的70%。基于绿茶生产和消费的增长,绿茶的出口量也相对增长较多。中国的绿茶出口量远远领先于印度、肯尼亚等地。通过大量的统计数据,伊恩认为,中国茶、四川茶、宜宾茶在世界茶叶出口中扮演者着重要的角色。
第三,中国的人均茶叶消费量与斯里兰卡差不多,均在1公斤左右,但却远远低于摩洛哥、英国和爱尔兰等地的人均茶叶消费量。希望未来有更多人愿意尝试喝茶、喜欢上喝茶,有效提高人均消费量。最后,伊恩表示,世界上有很多茶叶组织和协会愿意帮助各国宣传茶文化和茶叶产品,期待茶叶的生产和出口早日跟上世界茶叶的消费量。
江用文
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
江用文阐述了2017年中国茶叶生产、贸易和消费简况以及2018年中国茶产业发展的趋势。在中国宏观政策发展背景下,中央提出了抓住机遇、一稳定三提高的茶业发展要求。2018年初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也为中国茶叶发展指明了方向。
据统计,2017年我国茶叶总产量达255万吨,比上年增产6.0%;名优茶产量比上年增长6.8%,产值比上年增长10.5%;国内茶叶年消费量达190万吨,增长4.40%;市场销售额达到2353亿元,增长9.54%;茶叶销售均价为123.84元/公斤,同比增长4.93%;茶叶出口35.5万吨,同比上年增长8.08%,出口金额达到16.1亿美元;2017年农业部开展4次茶叶质量安全监测,茶叶抽检合格率达到98.9%;我国规模以上的精制茶加工企业2180家,同比增加12.6%,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0.0%。
以上数据显示,我国茶叶呈现以下状态:规模持续扩大,产品结构不断优化调整,茶叶质量得到显著提升,精制茶加工保持稳定,国内茶叶消费稳步增长,茶叶出口持续增加等。
当然,我国茶叶产业产能过剩、劳动力紧缺的矛盾仍旧突出,绿色生产仍需进一步加强。因此,2018年茶产业需要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茶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以创新为支撑,着力产品优质化、特色化,着力生产绿色化、标准化,着力资源高效化,着力营销品牌化;促进茶叶三产融合发展,增强茶产业市场竞争力,提升茶产业发展质量。
露易丝·罗贝热
加拿大茶叶协会主席
露易丝在会上提到,加拿大与中国面积相当,但人口数量却远低于中国,且人口老龄化明显。因此,在加拿大现有饮茶人群中老年人的比例很大。但随着年轻人的消费能力增强,80-90后的消费者喝茶数量不断增加。据统计,加拿大每年进口茶叶约2万公斤,其中中国茶占进口茶叶总量的30%,进口价格占20%,加拿大茶叶进口价值较高。
露易丝还提到,加拿大的中国餐厅和亚洲或中国超市,都具有很大的市场。希望有品质较好的中国茶能出现在加拿大人的餐桌上,并能在超市中购买到。这两大市场,不失为开拓加拿大市场的良好契机。
伊亚德
摩洛哥茶叶联合会会长代表
摩洛哥是全球最大的中国绿茶进口国,占据了中国绿茶出口量的20%,占据整个非洲绿茶进口量的76%。,人均茶饮量超过2公斤,且只喝100%的中国绿茶。
王亚雷
日本中国茶叶协会会长
日本作为西方发达国家中唯一产茶国,茶产业能否持续发展主要依靠科技和文化来支撑。日本中国茶叶协会会长王亚雷在会上介绍,2017年日本茶园面积达到4.24万公顷(约64万亩),主要以绿茶(蒸青绿茶)为主。同比上年,日本的茶园面积在减少,但是茶叶产量却在增加,这表示茶园的单位亩产量在提高。这个现象展现了日本先进发达的茶叶机械在茶业上的应用。
詹姆斯·珀森
英国茶叶委员会
英国茶叶市场,每天喝掉1.65亿杯茶叶,其中袋装茶占比最大。而2017年,英国市场见证了其他茶叶类型指数型增长。詹姆斯指出,传统的茶叶结构正在逐渐改变,新的饮茶方式、新的茶叶类型将不断涌现,服务也将受到更高的重视,这种创新的趋势将不断推进。
其次,英国消费者对茶叶越来越好奇,也更清楚认识到茶叶的健康功效,而社交媒体、电视等传统媒体等推广宣传平台无疑是最大推手。消费者对茶叶的故事和历史非常感兴趣,也渴望了解关于茶叶的知识。因此,通过更丰富的渠道传播茶叶知识,既能让消费者了解茶叶,也能捕捉茶叶消费需求的趋势变化。
詹姆斯还提到,詹姆斯还提到,英国比较相信道德茶业联盟的认证,这对英国茶业非常重要,对于英国民众来说期望值很高。
罗比·巴德鲁丁
印度尼西亚茶叶局局长代表
罗比和大家分享了印度尼西亚茶叶的生产及贸易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印尼一年大概生产165000吨茶叶,出口占生产的61%。一直以来,印尼茶叶品牌的建立大多以出口为目的,其茶叶的标准和等级都是为国际市场而设定的。因此,忽略本国市场的消费潜力。罗比还指出一个现象,茶叶消费量每年以2.7%的速率不断稳定增加,而消费也从低价茶叶向高端茶叶转变。
印度尼西亚主要的三个市场成员为小农(44%)、国企(31%)、私企(25%)。罗比认为小农户长期处于茶叶链下游,会成为茶叶链中最薄弱的一环。因此,罗比建议更多的关注小农户的利益,促进小农户进入茶叶市场。
马克西米兰·维蒂希
德国茶叶协会秘书长
马克西米兰介绍道,2017年德国从61个国家进口茶叶,向110多个国家出口茶叶。中国是德国非常重要的茶叶进口国,占23.74%,印度和中国加起来占据了德国一半的进口额。但是德国的农药监管很严,他们非常重视农残和环境污染状况,为茶叶出口带来挑战。其次,去年德国的茶叶消费量达到新高,以红茶为主。但随着人们对绿茶功效的了解加深,绿茶的消费量也在不断上升。当然,除了传统的红茶,德国消费者也喜欢花草茶、水果茶一类的混合茶叶。
据马克西米兰透露,德国目前正在开发更多高端的茶叶周边产品,不断创新饮茶方式。他们不仅仅关注茶包的销售,还关注消费者如何去饮用。而包装也是德国非常看重的一个方面,他们认为有质感的包装会让茶叶看起来更高级。最后,马克西米兰表示,期待与中国、四川(宜宾)有更多的合作与交流。
姚静波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姚静波对中国茶产业基本情况、中国茶叶消费情况以及中国茶产业发展展望作了报告。她说,目前中国茶产业总体呈现出茶叶总产量与农业产值持续增长、产品质量持续向好,内销市场有所回暖,年轻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出口受国际利好创下新高,投资受宏观经济影响不明朗,金融投资有减弱,消费总量增速趋缓,去库存任务艰巨以及传统渠道有待升级,新旧理念磨合还需时日等特点。
涂建华
四川省政府参事、原农业厅副厅长
四川省政府参事、原农业厅副厅长涂建华现场作了四川茶叶发展报告。他表示,川茶产业规模迅速发展,面积、产量、产值和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前列,产业集聚发展助农增收显著,具有“一主三辅”的优势茶产品格局,区域品牌打造成效斐然,产业扶贫攻坚作用突显,产业化经营水平显著提高。2018年,四川省将通过建立基地,夯实川茶产业发展基础;新增产业重点县,持续建设机采基地、有机生态基地;创品牌,强融合,促脱贫,增强川茶市场竞争力,持续打造省级区域公共品牌,拓展川茶产品市场,促进产品走出去;推进茶旅融合园区建设,发挥川茶产业扶贫支柱作用。
最后,涂厅长还专门介绍了“天府龙芽”的相关情况与未来发展。
上一篇:没有了
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而产品包装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品牌茶品需要独具茶文化品味的包装设计衬托。国际茶叶包装设计论坛自承办以来,在厦门国际茶博会组委会和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已成为境内外极具影响力的茶包装设计论坛。 《绿色包装》主编-- 黄励 先生 今年的国际茶叶包装设计论坛于2017中国厦门国际茶产业博览会、2017中国厦门国际茶叶包装设计展览会 ...
2017-10-142017国际茶器论坛 之茶景情韵 茶器、茶席、茶空间的无垠美学 茶作为融合多种传统文化元素的生活方式,是东方文化特有的生活传统。 茶器 伴随着茶文化的兴起应运而生,以它优雅的造型工艺和色彩斑斓的装饰艺术,为茶文化增色添彩。 茶席 是茶事进行的空间,体现了泡茶之人对茶事认识和情感。 茶空间 是人们修养心灵的所在,每一个精心搭配的器物,无不充满艺术的创意 ...
2017-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