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茶友网讯:3月17日下午,第二届国际(宜宾)茶业年会重要活动之一的“中外名人论茶”在宜宾举行,来自国际茶业行业领导者及全球茶行业的精英和专家学者等就“茶与文化”、“茶与健康养生”、“茶与未来生活方式”等内容发表了精彩报告,全场近2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点燃国际茶业未来发展的曙光。
本次活动由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浙江大学茶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岳飞主持。整场会议信息满满,下面是天下茶友网记者从现场汇总整理的一些报告资料,供业界朋友参考。
▲ 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浙江大学茶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岳飞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茶叶学会名誉理事长陈宗懋
茶汤检测比茶叶检测更科学
茶叶中农药残留量的问题一直广受关注,茶界内外流言四起,陈宗懋院士此次将为茶叶正名。
茶叶中的农药残留MRL标准从六十年代来逐年严格化,近二十年国际农药残留MRL标准提高了10倍。但在标准问题上,过去国际上制定标准其实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我们吃的是茶汤,不是吃茶叶,然而农药残留MRL标准长期用茶叶中的残留物进行风险评估,这无疑不能准确地得出污染物是否超标的结论。为此,从80年代起中国就提出不同的观点,就是用茶汤检测农药残留。现在国际上已经接受这种观点,我国已成功修改了6个茶叶国际标准。
其次,陈宗懋院士认为:生产国和进口国之间的标准差距过大,标准范围太宽,阻碍了世界茶叶贸易对农药的管理。因此,陈宗懋院士提议建立一个生产国和消费国公认的标准,以促进农药管理。
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李文儒
贡茶已经从为皇帝皇权服务变到人民群众服务
目前,故宫博物院藏贡茶文物60余件套,2000余件,清代贡茶范围涉及13省,茶品64种。这些贡茶文物,见证了中国茶产业的发展。李文儒分别从贡茶与茶产业、贡茶与茶品牌、贡茶与商贸文化交流、贡茶与田园综合体(特色产业小镇、美丽乡村建设)、贡茶与改善人民生活,提高生活品质等方面,系统地阐述了贡茶已经从为皇帝皇权服务变到人民群众服务。
李文儒先生展示皇宫的茶叶罐
摩洛哥食品安全局食品检测司长阿卜杜勒·扎卡利亚
茶已经成为摩洛哥的一大国饮
据介绍,2017年,摩洛哥成为宜宾茶出口增幅最多、增速最快的国家,全年茶叶出口到摩洛哥562万美元,同比增长192.71%,占宜宾市茶叶出口总值的51.1%。
阿卜杜勒表示,茶已经成为摩洛哥的一大国饮,是大众生活的一部分。但由于摩洛哥本国并不产茶,固摩洛哥的茶叶进口需求量是非常大的。因此,2010年摩洛哥食品安全局营运而生,多次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并与摩洛哥政府相关部门一道,不断完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他希望与有志于摩洛哥茶消费市场的企业家和朋友加强沟通和对接,共同致力于茶产业的健康发展和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
没有标准化和机械化就没有茶叶大产业
中国有红茶、绿茶、青茶、黑茶、黄茶、白茶六大茶类。尽管在国际市场上红茶占了主要的份额,但是中国是六大茶类并举同步发展。刘仲华表示,茶是一种饮品,是一种个人嗜好品,它的品质的评价取决于色、香、味、形等,所以任何加工技术、加工工艺的创新都必须围绕这四大因子来做文章。而近年来呈现出方便化、功能化 高雅化等产品加工趋势和以健康、风味、方便三大卖点为核心的新产品开发,极大地刺激了茶产业发展。
刘仲华教授还指出:“现代茶叶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为标准化、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没有标准化和机械化就没有茶叶大产业。” 中国有着传统的六大茶类,近年传统的工匠精神越来越受推崇。刘仲华教授希望行业人士在推崇手工茶的同时,应该重视这四个方向发展。另外,我国茶叶深加工已发展成为千亿级产业,从茶叶资源的提取浓缩、分离钝化得到功能成分、速溶茶、浓缩汁,再经过功能研究和应用开发,又形成了差饮料、奶茶、茶健康食品、出口茶提取物等深加工产品,这是一个紧密串联一二三产业的大健康产业,非常有潜力,在政府、企业及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将会是一个万亿级的大产业。
中华文化促进会会长郭杰
中国茶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是温和、包容、求和而不同、平等相处的文化
说到中国茶,大家肯定会联想到它的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种类繁多。郭杰会长希望大家跳出中国人自己的角度,切换一个新的视野让世界看中国,了解中国的文化并产生共鸣。中国饮茶之久、茶区之广、技艺之精、名茶之多、品质之好,与社会关联之密切,同时中国茶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茶以它的温和、包容、讲求和而不同、平等相处的文化,并且善于吸收和溶解外部文化现象和因素,呈现许多大家都能接受的文化形态。
发展中的中国,对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触动中国茶在物态、感知、规则、行为的文化四维中进行自我的调整和完善,为中国茶走向世界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在人群分布、饮用方式、社交领域、健康理念等方面,中国茶正在大浪淘沙,不断梳理出自身的热点和优势,让中国茶用更好的方式与世界进行交流。
俄罗斯五月食品公司出口总监萨姆帕特·利亚纳盖
认真倾听消费者的声音
俄罗斯五月食品公司是俄罗斯第二大茶叶公司,占据了俄罗斯20.3%的茶叶市场份额,旗下有五大茶品牌,深受消费者喜爱。萨姆帕特总监分享了五月公司产品创新和市场营销的成功经验。他表示,公司非常关注消费者的需求,专门在五个国家90多个城市开展了100多个调查小组的工作,作了3万多次面对面的交流,只为更真实、全面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反过来,依据消费者的需求来增强产品开发和销售方面的能力。
中国的茶叶想要走向世界,一定要去倾听消费者的声音。从消费者那里你会知道你的产品应该做什么样的调整,如何做出有效的应对策略。最后,萨姆帕特总监和大家分享了一句话:“最好的广告就是通过提升我们消费者的满意度来实现。”
欧洲茶叶委员会前秘书长、法国茶叶专家芭芭拉·杜福雷恩
欧洲的茶消费潜力有待搭建渠道去释放
芭芭拉女士表示,目前欧洲的消费者对中国茶产品的认知度正在不断上升,茶产品的丰富多样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了饮茶,创造了很多机遇和商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方向。但是,欧洲消费者对中国茶缺乏了解,中西方饮茶方式也有差异,因此,宣传方式的创新,才能让更多的消费者认识中国茶,接受中国茶。
芭芭拉女士重点强调了消费者需要更加清晰的分类方法。这不仅仅针对纯茶类产品,还有花草茶、水果茶等系列混合茶。现有的茶类界限非常模糊,希望能有一个全球声明来清晰地阐述不同茶叶产品的特征和区别,从而引导消费知道如何做出正确选择。
海峡两岸茶业交流协会副会长、台湾区制茶工业同业公会常务理事、大同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宪腾
多元化、个性化的新式茶味冷饮茶已经占据我们生活的重要部分
中国人饮茶从唐宋元明清至今已有一段很长的历史,随着时代的改变,饮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咸味混合茶、碾茶到清明沏茶,代表着传统的茶艺文化。但现今看整个市场,便利店的冰柜里满满都是快销的茶饮,满街都是手摇冷饮茶店。由统计数据来看,多元化、个性化的新式茶味冷饮茶已经占据我们生活的重要部分。
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而产品包装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品牌茶品需要独具茶文化品味的包装设计衬托。国际茶叶包装设计论坛自承办以来,在厦门国际茶博会组委会和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已成为境内外极具影响力的茶包装设计论坛。 《绿色包装》主编-- 黄励 先生 今年的国际茶叶包装设计论坛于2017中国厦门国际茶产业博览会、2017中国厦门国际茶叶包装设计展览会 ...
2017-10-142017国际茶器论坛 之茶景情韵 茶器、茶席、茶空间的无垠美学 茶作为融合多种传统文化元素的生活方式,是东方文化特有的生活传统。 茶器 伴随着茶文化的兴起应运而生,以它优雅的造型工艺和色彩斑斓的装饰艺术,为茶文化增色添彩。 茶席 是茶事进行的空间,体现了泡茶之人对茶事认识和情感。 茶空间 是人们修养心灵的所在,每一个精心搭配的器物,无不充满艺术的创意 ...
2017-10-14